2015年标志着孟中双边关系一个重要里程碑,两国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 这是我们关系硕果累累的的一年。这那一年在孟加拉和中国举行了一系列利益相关的活动引导双边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在这一阶段,除了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合作,还引入了一些新的合作领域。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两国间的双边合作在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发展。 事实上,古老的中国和孟加拉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繁荣的贸易,以及频繁热切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交流,中国与孟加拉的关系得以发展起来。旅客中的大部分是僧侣和学者,他们留下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有关这些古代关系和交流的信息。这些早期旅行者中著名的有中国公元5世纪初的法显和公元7世纪的玄奘。早期从孟加拉国旅行到中国的最著名的和尚或者学者是阿底峡尊者(公元11世纪)。所有这些引人注目的通行和往来都意味着在这几个世纪以来,两国间在商贸往来和海陆通行方面取得了辉煌的进展。
1953年孟加拉国父谢赫 穆吉布 拉赫曼具有历史意义的访华,开始了两个领导人之间的交往。 1957年他再次访华进一步加强了两国友谊。 在这两次访华期间,孟加拉国父与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进行了一系列互动,为推动双边理解,友好,合作 做出了贡献,并为快速发展中国与独立的孟加拉双边互惠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加拉国和中国的友好关系体现在和平共处,相互尊重,不干涉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关系友好和平发展以及与其它国家共同合作的原则上。这两个国家在各种国际论坛中进行了紧密的合作,目的是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议程。
中孟关系已经以频繁的各阶层访问为标志,这不仅让两国的领导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而且还促进了我们双边交流的大量增长。自从和孟加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中国建交以来,孟加拉国所有历任政府首脑都已经来中国进行了访问,为广泛的合作铺平道路。1996年9月,尊敬的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在其第一任期时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她第二任期期间,即2010年,她再度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1014年1月,在她第三任期执政不久,她在2014年6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尊敬的总理来访期间签订了很多重要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孟加拉国尊敬的总理于2014年11月访华。所有这些来访极大有助于加强与维护和孟加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中国的友好关系。
从中方来看,孟加拉国非常荣幸地接待了很多高层领导,包括赵紫阳总理(1981年)、李鹏总理(1989年)、朱镕基总理(2002年)、温家宝总理(2005年)以及习近平副主席(2010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2015年12月访问了孟加拉国,并与尊敬的孟加拉国外交部部长就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孟友好贸易及投资合作——举行了双边会谈。 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孟加拉,访问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谅解备忘录,涉及高等教育和新闻媒体合作。 2015年8月中国商务部长访问孟加拉达成了一些重要协议。
中国共产党与孟加拉主要政党保持紧密工作关系并邀请这些政党代表团访华以加深对他们对中国政治情况的了解。
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至今,中国已经在孟加拉国的七个不同的河流上建造了七座孟加拉国-中国友谊桥。对孟加拉国的民众来说,这些桥是孟加拉国与中国之间良好友谊的缩影。位于达卡的孟加拉国际会议中心是来自中国政府的礼物,是对两国间良好关系的证明。
很多中国公司都参与了孟加拉国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工作。一家中国公司已经协约建造一座6.15公里长的帕德玛多功能大桥的核心结构,这是迄今为止孟加拉国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此公司已经开始工作。另一家中国公司目前正要在孟加拉国完成价值数十亿人民币的肥料工厂的建造(沙加拉肥料工厂)。此刻,许多中国公司正忙于孟加拉国的发电站建设。孟加拉国的巴拉普库利煤矿及燃媒发电厂都是由一家中国公司开发和运营的。少数的其他公司正忙于孟加拉国电信行业的各种类型的活动。2011年2月,一份商业合同规定,一个中国公司要负责引进孟加拉国的3G网络和一款叫电视漫谈的政府专用的2.5G网移动电话设备的扩张;另一个中国公司要负责发展孟加拉国的一个政府置顶优先项目——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概念)的发展。许多其他中国公司正忙于不同部门的许多其他项目。2015年6月,孟加拉政府大桥局和一家中国公司签署在孟加拉吉大港卡纳富利河建造多通道隧道谅解备忘录。
这些项目的大多数要经过中国政府的特许贷款或来自中国的商业贷款才能实施。在过去,中国的公司已经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项目,并且中国公司在孟加拉国项目的实施的参与度是逐步增加的。孟加拉国因此已经成为中国项目外包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地。
中国和孟加拉国之间的贸易从2002的只有大约10亿美元达到了2013年的103.1亿美元。即使全球经济衰退,双边贸易在近几年经历了大幅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孟加拉国自2007年以来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孟加拉国被评选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孟加拉国2013年对中国的总出口为6.02亿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5.54%;从中国进口数额为97.1亿美元,与前一年同比增长21.77%。根据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亚太贸易协定》(APTA),虽然中国单方面对来自孟加拉国的4721种进口产品免税,但是孟加拉国对中国的双边贸易赤字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在孟加拉国的带有回购安排的大量投资可能是一种减少贸易的有效方式。这种安排也可以帮助中国公司通过把过剩的产能或劳动密集型操作配置到孟加拉国这样的低劳动力成本国家来获得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在孟加拉国的私人投资也稳步增长。直至2014年4月,中国公司已制定了总投资额为6.18亿美元的264个项目(171个合资项目和93个外商直接全额投资项目)。然而,考虑到竞争优势和孟加拉诱人的国外投资政策,中国对孟加拉国的投资仍然有巨大的增长潜能。为了在孟加拉共和国拟建的中国经济工业园的建设,2014年6月,孟加拉总理访华时签署了一份两国合作备忘录,以期望在未来日子里吸引大量中国投资者到孟加拉投资。
越来越多的孟加拉国商人到中国投资,或者同中国做生意。孟加拉国商人主要集中在像广东和浙江这样的制造中心,这种集中进一步加深了孟加拉国经济同中国的联系。
目前,孟加拉国和中国在广泛的领域中拥有技术合作,包括文化、工业、农业、水资源开发、食品管理、地震预警、科学与技术、太空研究与应用、洪水预报与共有河流的水文数据共享、自然灾害防灾准备、公共安全和其他领域。几小批来自不同领域的孟加拉国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中国接受培训。来自孟加拉国的运动员和体育人员也在中国接受先进培训。
孟加拉国和中国之间的防卫合作一贯非常健全和强劲。中国一直是孟加拉国武装部队的材料和设备的主要来源。中国还为孟加拉国武装部队提供长期和中期的培训项目。中国武装部队的成员也在孟加拉国参加各种国际培训课程。两国仔细考虑更加紧密的合作以增强两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贡献。
两国已经在教育和文化领域进行过良好的合作。现在有大约2500名孟加拉国学生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和自筹资金在中国求学,进修各类学科,如科技、农业、商业管理、临床医学、中文等。最近,中国政府已决定每年将孟加拉国学生的奖学金配额从80名增至160名。
在两国间现有的文化协议下,两国间有着定期的文化交流。随着2005年5月两国首都之间的航班引进,两国间的旅客流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来自孟加拉国的游客现在正在造访中国,而且人们正致力于将孟加拉国提升为一个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目的地。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前景尚待开发。
孟加拉国和中国都是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四国经济走廊(BCIM EC)计划的成员国,该计划旨在推进多模式联系、利用经济互补性、促进投资和贸易、增强各个领域的合作以及促进各国人民间的交流,以达成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进一步解放巨大的经济潜力以及确保有关国家人民的持久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终极目标。孟加拉国期待丝绸之路基金会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以在其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大量投资。
毫无疑问,中国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持续走向高潮。国家和其人民持续从强化合作中获得巨大收益,尤其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如今,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中国处于领导发展中国家走向进步和繁荣光明未来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