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中国:无可限量的未来

过去四十年孟中的外交活动及多领域合作为两国双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过去的成就中我们可以获得为了大步发展的经验。 过去几十年,经常的高层次互访,相似的政策及战略重点, 多个事务的共同利益,及两国间经济的互补性加深了两国的关系。 近期中孟两国高层互动中,我国领导人明确表明通过充分利用我们合作潜力以加强双边合作。

 

中国已经成为孟加拉发展及贸易领头伙伴。我们的双边合作已经植根于很多重要的领域包括贸易,技术交流,制造业投资,国防,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及发展,教育,水资源管理,农业研究等等。 近年来双边合作的加速,经济互补性进一步扩大了巨大的合作潜力,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孟加拉将很快能成为中国重要的伙伴,并致力于“走向世界“和”一带一路“战略。

 

            孟加拉在劳动力密集型制作业具有巨大竞争力,而中国正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提升制造业价值链。 孟加拉需要直接外资投资以增加其生产能力。而中国寻求向海外投资剩余资金,并外迁过剩产能特别是劳动密集行业。中国是世界上此类投资的领头提供者,孟加拉是此类投资产品主要进口及输入目的地。 中国现在面临劳动力短缺及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 而且,低端产品的劳动力跳槽到高价值高收入行业,并进一步造成劳动力短缺且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劳动成本。孟加拉具有低成本高产出的劳动力,自由的外资直接投资体系,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全可以接受中国的剩余投资及过剩产能产业。孟加拉的地理位置位于经济最繁荣经济的次区域通道,孟加拉与很多国家的贸易优惠策略使得孟加拉生产商能够进入世界上领先需求中心。 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协同作用保证双方共同获利。 预计孟加拉快速工业化将实质性的提升中国向孟加拉资本投入及工业输入。 现行方案通过合作将给双方带来效益。 在未来时日,两国将重点集中于下列领域:

 

基础设施开发: 考虑到利用孟加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交通枢纽并增强国家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孟加拉寻求及提升并现代化国家的基础设施。 根据此目标,过去几年政府正在建设一些大项目,如道路铁路交通,发电,电信及信息技术项目。 这些在建项目中很多是由中国公司承建,资金来自中国和孟加拉政府。 由于孟加拉计划未来五年内开展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因此可保证中国公司及财政机构的机会。  孟加拉政府认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丝绸之路基金的建立是中国积极参与并为在友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迁移劳动密集产业到孟加拉:孟加拉需要数额巨大的国外投资以建立就业机会及扩大国家的工业基础。由于政府的坚持,在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能力,国内需求,外资直接投资体制,基础设施,国际市场进入,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孟加拉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外资直接投资的目的地。 孟加拉还在相关领域取得发展,如高质量的教育机构,为外国投资者和家庭重新建造舒适的设施。安置中国产能过剩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具有双方共同获利前景,特别在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为中国高端产品加工配件同样具有经济回报。某种程度上,投资到工业不成熟的区域不如投资到已经集中着很多企业的吉大港附近的工业区,这里由于特殊土地政策使得成本相对低廉。

 

建立中国工业特区:考虑到中国在孟加拉投资的增长,两国领导人已经开始在孟加拉专门为中国投资建立经济特区。 双方迫切将加强双边合作做为重点。 根据2014年6月签署的关于在孟加拉建立中国工业及经济特区的谅解备忘录,特区将位于港口城市吉大港附近,占地774英亩。 一家中国公司被选点开展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还高兴地注意到另一家中国公司拟在Anwara Upazila地区建设一个经济特区,其特区占地504英亩采取G2G模式。我们坚信这种经济特区一旦开放,将吸引相当数量的中国投资,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基于需要程度,未来将会为中国投资者建设更多的经济特区

 

贸易便利化: 过去十年,孟中双边贸易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 双边贸易仍然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然而,由于双方发展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差距,不利于孟加拉的贸易差逐步扩大。 鼓励双方公共调整此状况以保证双边贸易健康发展。基于当前经济现状,一些措施,如允许更多的孟加拉产品免税进入,迁移中国产能过剩产业企业孟加拉并产品回购,在孟加拉生产中国高端制造也产品的配件及半成品产品,都非常有效。

技术合作: 孟加拉的年轻人聪明智慧。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西方国家和机构里工作,其表现令人称赞。科技上的紧密合作及孟中见的信息分享可以使双方受益。近期一家中国企业表达了他们对改善孟加拉麻纤维质量的强烈兴趣, 这种纯天然生物纤维可以生产环境友好日常用品。对于这种生态友好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类似的产业还有丝绸,皮革等。 信息技术上的合作可以在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双方受益。

 

银行和财政领域的合作: 当前我们双边商务和经济交流的合作需要银行及财政领域全方位的伙伴关系合作, 可以实质性的减少交易成本和成本以及运作时间。这些领域合作的强化还可以方便合资企业的资本流动。 建立直接货币结算,货币互换安排等可以使双方极大受益。

 

海洋和蓝色经济领域合作: 界定了孟加拉与印度,与缅甸的海洋边界,孟加拉积极的寻求在其领海内开发其巨大的海洋资源。 因此,孟加拉需要先进的设备和船只。 国家还着眼于通过与这方面有经验的国家合作加强及现代化相关制度。 在特定领域共同研究和开发海洋资源可使双方受益。

 

农业领域合作: 对我们两国来讲,农业仍然在乡村和社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然而,通过现代化获得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对两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以确保在人口增长及耕地减少的情况下提供安全的粮食供应,这点对于孟加拉来说尤为重要。 另外, 农业及农业加工行业在脱贫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两国在这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及经历。为双边有效益的合作扩大机会。 合资企业为本地及海外市场进行果蔬种植及农产品加工将是高回报的。共同研究高产粮食产品及共同进行试验田实验,共同开发农业设备,疾病控制方面的合作,分享最后的操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合资企业,扩大农业贸易等都可使两国受益。

 

水产品及牲畜饲养方面的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孟加拉是世界上第四大养鱼业国家,两国在鱼虾养殖业的强化合作将效益巨大。 通过引进新技术及新品种,孟加拉在此方面已取得可观的进步。 在深海鱼,鳄鱼养殖,畜牧,优质牛饲养方面还有巨大的合作机会。 孟加拉可以学习中国在肉类及乳类生产方面的经验。

 

广播及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孟加拉和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这方面中国还具有先进的技术及经验。 综合我们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用多语言共同开发和传播广泛的文化。 世界上对于高质量的文化作品有巨大需求。中国和孟加拉两国人口大国对此类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

 

区域框架下的伙伴关系:在全球化及区域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这些区域的人民的命运是不可分离的。 国家间由于经济互补性建立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它保证了在世界上强于其他区域和国家其竞争力。充分认识到这点,孟加拉,中国及其他国家着手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其目标是通过互联互通和广泛的合作,交融经济互补性,以保证区域人民的和平及繁荣。 近期所有的互动中,我们的领导人再次强调共同促进互联互通及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强互联互通及扩大合作可使得于区域内百万计的贫穷及边缘社区和种族获得巨大机会取得社会及经济进步。

 

全球事务的合作: 当今跨国及全球事务的合作,如移民,气候变化反恐,维和等可以有利于我们国家及整个人类。区域内信息,设施共享,协调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应对这些挑战。

 

人民间的接触: 由于双边合作的增加及各自利益的增长,近年来两国个阶层的互访增加。 2014年两国双向旅行者超过10万,2015年还会增加。 考虑到两国的人口数量,旅游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双方正努力加强旅游领域合作。 签证政策简化签证程序,交流项目帮助促进人民间的接触。双方都已经认识的加强人民间的接触不仅可以增强双方的了解还可增强在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合作。

 

            孟加拉朝着2021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目标努力,加深与像中国这样的友好国家合作,特别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两国人民利益相互交织。我们坚信孟加拉和中国将共同努力在上述及其他领域推进利益共赢的合作给我们的人民带来幸福及繁荣。

 

M. 法兹勒 卡里姆

孟加拉驻华大使